中國法治政府建設8年 規范執法加大監督成關鍵詞
對話人
會內嘉賓 海南省東方市市長 吉明江代表
會外專家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劉俊生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這一社會管理創新機制將如何助推法治政府建設?記者采訪了人大代表和有關專家。
問:建立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目的是什么?
吉明江:重大決策事關改革發展大局,事關社會穩定和諧,絕不能“拍腦袋”。風險評估機制有助于保證重大決策真實、科學,防范風險;同時,通過及時了解社情民意,從源頭上避免和減少損害群眾利益現象的發生。
劉俊生:我國正處在社會變革期,一些結構性矛盾突出,迫切需要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因此,對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決策,在拍板前,都應進行社會穩定等方面的風險評估。
問:進行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應注意哪些問題?
吉明江:應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作為重大行政決策的必經程序。重大決策前,首先進行專題調研,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征求意見稿形成后,應征求相關部門、單位和群眾意見,補充完善。集體討論決定前,重大決策事項還應交由法制機構進行合法性審查。
劉俊生:風險評估不僅是官員和專家的事,還應吸引更多的群眾參與,重視并正確運用媒體的力量,力爭做到客觀公正。決策機關要把風險評估結果作為決策的重要依據,未經風險評估并確定風險可控的,不得做出決策。
問:如何認識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與建設法治政府的關系?
吉明江:目前,重大決策社會風險評估機制在很多地區尚未納入法制化軌道。建議以地方立法的方式,或者從國家層面,將這一新機制上升為法律制度。對未經風險評估的重大事項責任人,應追究行政責任。
劉俊生:政府要加強自身建設,建立以行政首長為重點的行政問責制度。凡發生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政不作為或亂作為等違法違紀行為的,按照“誰決策、誰負責”的原則,嚴肅追究行政首長及相關人員的責任。
兩會期間,新聞發布會往往是記者搶新聞的主戰場,今年尤其明顯。尖銳甚至敏感的問題,發言人們自信不回避的態度,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這種局面背后,是我國新聞發布制度的日漸完善。這一制度的快速發展,正是我國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進程的縮影。
一個現代政府,首先是一個有制度約束的政府。2004年國務院發布《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以來,我國依法行政制度建設成效顯著,依法行政之“法”愈發清晰。
一個現代政府,必須是一個公開透明的政府。2003年以來,新聞發布會制度、聽證會制度等全面推行。《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08年施行,更讓“公開透明”成為法治政府的“法定之義”。
一個現代政府,還應是一個權責對應的政府。隨著政府機構的調整改革,權力責任的明細劃分,實體程序的雙重約束,監督機制的健全嚴密……我們朝著責任政府大步邁進。
成績有目共睹,挑戰依然不小。
面對飛速發展的社會,面對日趨復雜的形勢,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還有許多有待改進和完善的地方,需要我們加倍努力、堅持不懈。
唯有這樣,我們才能離法治政府近些、再近些;唯有這樣,法治,才能為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發揮更強大的作用。
2004年3月,國務院發布《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確立了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
8年來,國務院法制辦共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法律議案63件,制定行政法規211件,有力地推進了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制度體系的初步形成,促使行政管理各個方面總體上實現了有法可依。
近10年來,國務院高度重視推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國務院部門經過5次清理,共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事項2183項,占原有總數的60.6%;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本級共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事項36986項,占原有總數的68.2%。
截至目前,全國各地區、各部門已經制定規范和監督行政執法相關的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和部門規章200多件,其中,地方性法規38件、地方政府規章144件、部門規章24件。
自2008年以來,國務院法制辦在部分地方組織開展行政復議委員會試點。截至2011年底,試點工作已經擴大到19個省份108家單位。
近3年來,全國每年通過行政復議處理的行政爭議約9.1萬件,其中通過撤銷、變更、確認違法、責令履行法定職責等方式直接糾錯的比例為8.66%,通過撤回申請、和解、調解等方式間接糾錯的比例約為23.1%,有效糾正了違法和不當的行政行為。
大事記
□1993年3月,國務院明確提出:“各級政府都要依法行政,嚴格依法辦事”。這是我國政府第一次正式提出依法行政。
□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將“依法治國”確立為治國基本方略,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大任務。
□1999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載入憲法。
□2002年11月,黨的十六大將“社會主義民主更加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更加完備,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
□2004年3月,國務院制定發布了《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
□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
□2010年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