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5月7日,備受關注的北京市出租汽車調價聽證方案公布。兩套方案均將起步價由現行的10元調到13元,每公里計程價格一個方案提高到2.3元,一個方案提高到2.6元。同時,上調高峰時段低速等候費、預約叫車服務費,燃油附加費動態調整機制更為靈活。兩個方案都沒有觸動此前最受爭議的“份子錢”。
此次聽證方案是管理部門對公眾“打車難”問題的回應。漲價等措施能否緩解打車難?乘客與出租車司機對新方案怎么看?本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起步價13元,每公里計價上調0.3元或0.6元
調價收益全部歸司機所有,七成乘客每次增支低于5元
5月7日,北京市發改委、北京市交通委網站公布了本市出租汽車租價調整和完善燃油附加費動態調整機制聽證方案。價格聽證會將于5月23日召開。
此次提交聽證會討論的有2個租價方案。2個方案起步價調整相同,都是由現行的10元調到13元,同時將原來超過基價公里加收3元的燃油附加費降為對全部乘客加收1元燃油附加費。每公里計程價格2個方案略有不同,一個方案提高到2.3元,一個方案提高到2.6元。
北京市交管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租價調整主要目的是運用經濟手段,增加供給,提高出租車上路運營的積極性。租價方案是結合城市階段性特點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提出的。2006年以來北京出租車租價一直沒有調整。因為租價7年未動,2006年至2012年出租車駕駛員收入年均增長約5%,低于社會平均工資年均9%的增幅,導致司機的相對收入水平下降。
此次方案明確規定,調價收益全部歸司機。據測算,在當前運營情況下,2.3元的方案乘客每運次平均增支約3.3元,司機月增收1400元左右;2.6元的方案乘客每運次平均增支約5.1元,司機月增收2300元左右。根據乘客乘距統計,兩個方案調整后70%的乘客每次增支低于5元。
高峰期低速等候費漲1倍
提前4小時電話召車費用由3元提高為8元,約車成功率或可達99%
很多市民反映,上下班高峰期打車尤其困難。媒體曾報道出租車早晚高峰時段出車率較低,司機都選擇在這一時段休息、吃飯、交接班。
針對這一問題,新方案提出,為激勵出租車司機高峰時段上路運營,提高出租車高峰時段出車率,改善高峰時段供需關系,將調整出租汽車早、晚高峰,也就是7:00—9:00和17:00—19:00期間的低速等候費,由現行每5分鐘加收1公里租價調整為每5分鐘加收2公里租價,其他時段仍按現行標準執行。
據了解,低速等候費是出租車根據乘客要求停車等候或時速低于12公里行駛時收取的費用,主要用來彌補低速或停駛狀況下,出租車的時間和油耗損失。現行的標準是1991年制定的。
交管部門介紹,低速行駛狀況下高峰時段小時產值僅為其他小時收入的62%。早晚高峰低速等候費調整后,駕駛員高峰期間單位小時運營收入與其他時段單位小時收入基本相當,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出租汽車在低速或停駛狀況下的時間和油耗損失。
另外,為提高電話預約叫車成功率,方案調整了預約叫車服務費,提前4小時以上預約的費用由每次3元提高為每次8元,4小時以內預約的提高為每次5元。根據行業管理要求,調價后,提前4小時以上預約叫車成功率可以達到99%。
聽證方案保留了燃油附加費項目,實施燃油附加費標準與出租汽車常用油品(92號汽油)最高零售價波動水平定期聯動。油價每升每上漲或降低0.8元,燃油附加費增加或減少1元,3個月作為1個調整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