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南京軍區某團“鋼七連”孿生兄弟祖國強、祖國昌——
沒有血性怎么上戰場
“累算什么、苦算什么,沒有血性怎么上戰場?”追逐強軍夢想的路上,南京軍區某團“鋼七連”孿生兄弟祖國強和祖國昌這樣說。
當兵11年,他倆練就“三棲”作戰本領,雙雙被評為“何祥美式愛軍精武標兵”、榮立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弟弟祖國昌被評為全軍學習成才標兵、踐行強軍目標標兵。兄弟倆去年同時被破格提干,還擔任了山東省征兵形象大使。
2004年,哥倆帶著一家三代人的愿望,參軍來到了某團“鋼七連”。從入伍第一天起,兄弟倆鉚足了勁勤學苦練,堅持每天提前起床練沖坡,中午推遲午休練吊杠,晚上到走廊上練俯臥撐、仰臥起坐,最終以全優成績完成入伍訓練,一起被集團軍評為“優秀新兵”。
在“獵人”集訓隊,穿越泥潭、抗疲勞、耐饑餓、意志訓練,一個過程下來,全身就像散了架。兩人約定:“咱倆誰也不能落下。”集訓結束,祖國昌取得5個單項第一,祖國強取得3個單項第一,兩人雙雙被評為“優秀獵人”。
5 新疆軍區某團天文點邊防連——
靠生死與共鑄就鋼鐵邊關
新疆軍區某團天文點邊防連駐守在我國西部邊陲喀喇昆侖,海拔5170米,氧氣含量不足平原的45%,紫外線強度是平原的4倍;距團部幾百公里,年均6個月冰雪封路、與山下隔絕。幾十年來,一代代官兵用忠誠捍衛主權,用生命挑戰極限,用奉獻書寫青春,在雪域高原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鋼鐵邊關。
“欲謀勝敵,先謀人和”。該連堅守生命禁區、屢創戍邊佳績,大力弘揚我軍官兵一致優良傳統,靠團結友愛凝聚士氣,靠生死與共譜寫輝煌。有一年10月,雪下得特別大,連長張祥林帶隊巡邏。忽然,他發現落在后面的戰士賀國斌左腳沒穿鞋。要知道,在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嚴寒中,丟了鞋就等于丟了腳。張祥林急忙解開衣服,把賀國斌的腳一把摟進懷里,一邊安排人去找鞋。當把鞋送到賀國斌面前時,他的腳還在張祥林的懷里。賀國斌淚流滿面地說:“長這么大,只有俺娘和連長給俺這樣焐過腳!”
6 北京軍區某通信團六連——
在“大學校大熔爐”里百煉成鋼
“一接一聯牽系千軍萬馬,一敲一打事關軍隊國家;聲音在哪里,戰位就在哪里。”建連60年來,她們的身姿出現在重大演習、抗震救災、國慶閱兵等通信保障現場。北京軍區某通信團六連榮立集體一等功4次、二等功6次、三等功18次,被北京軍區授予“文明服務模范連”榮譽稱號。
去年,習主席視察了這個女兵連,親切看望慰問官兵。習主席對官兵們展示出的才藝和青春活力感到欣慰,勉勵大家要珍惜鍛煉自己、報效祖國的平臺,不斷升華人生理想,提高崗位技能,扎扎實實做好本職工作,為實現強軍目標建功立業。
怎樣讓女兵們立足崗位成長成才?連隊干部認為,要特別善于發現戰士的閃光點,把她們的資質和潛能激發出來,在部隊這個“大學校、大熔爐”里百煉成鋼,成長成才。為忠實履行使命,六連叫響“永遠當忠誠于黨的傳令兵”口號,苦練腦、耳、口、手專業技能,每名官兵都能做到“聽音識人”,在三尺機臺上確保政令軍令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