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五條”穩預期房價調控不放松
隨著樓市不斷反彈與升溫,調控收緊的預期一直在不斷增強。 2月20日,國務院出臺“國五條”,包括“擴大個人住房房產稅改革試點范圍”、“房價上漲過快城市應及時限購”等在內的系列政策措施,已成為各方熱議的話題。 “‘國五條’再現國家堅持房地產市場調控的決心,有利于抑制樓市最近出現的上漲苗頭。 ”省房地產協會會長李玉華說。
“從供求關系看,我省正處于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城市總體住房供求緊張格局短期內難以根本改變;從貨幣供應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今年要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適當擴大社會融資總規模,預計大量資金仍將聚攏于房地產市場。 ”李玉華表示,現在老百姓的積蓄仍沒有太多釋放渠道,房地產市場還是民間資金的一個重要流向,支持自住需求、抑制投機投資性購房仍是我省房地產市場調控必須堅持的一項基本政策。
走訪中,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中央一再強調堅持調控政策不動搖,房價大幅上漲的基礎并不具備。 “樓市回暖,但不會瘋漲。在調控常態化、長期化的背景下,目前房地產的‘投機’或‘投資’屬性正日漸衰退,正在回歸到一般消費品的軌道上來。 ”合肥某地產公司營銷總監吳昊認為,目前不少房地產企業的樓盤庫存量仍保持較高水平,加之新盤不斷推出,樓市總體不會出現嚴重的供不應求,樓市無力大幅反彈。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管理學院教授盧光松指出,一個在國外住房制度研究領域幾乎公認的觀點認為,住房自有水平的高低與社會福利水平的高低成反比,社會福利支出較低的國家大都具有較高的住房自有率。 “住房自有是人們提高自身安全感、實現自我保障的理性選擇,如何改善國人對房地產消費的偏好?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推進與自有住房捆綁的戶籍改革,才能有力改變國人熱衷房產投資的局面。 ” 記者 吳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