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結構”或成重點
對于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業界認為,總體基調變化不大,但會預留一定的彈性調整空間。
“重點應會轉向調結構。”李慧勇分析指出,值得關注的政策變化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政策的靈活性會明顯增加,為防過熱或者保增長預留空間。二是政策的力度會相應地調整。為了提前防范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信貸投放會比今年明顯收緊。三是經濟工作著力點會從量轉向質,調結構將成為重點。
“政治局會議并沒有明確保增長、調結構和防通脹的關系。以我的評估來看,由于可以通過調結構來保增長,同時調結構也可以防止通過平衡供求關系來控制通貨膨脹,因此就2010年的三個工作目標來看,保增長重要性下降,防通脹可能還不能下重手,唯有調結構才是真正的抓手。”他認為,調結構的重點將主要集中在需求結構、產業結構和地區結構三個方面。需求結構重點是民間投資和消費,產業結構重點是三農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地區結構重點則是城鎮化和區域協調發展上。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在某公開論壇上表示,明年中國財政政策會比較平穩,貨幣政策會有所變化。2008年下半年開始實行的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2009年政策重點放在“寬松”上,2010年則會放在“適度”上。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背景下的宏觀政策,在方向上要保持一定的連續性和可持續性,但為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變化,應會在表述上預留一定彈性調整空間。
編輯:馬原 來源: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