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司機”吳斌:好男人、浪漫丈夫、負責司機

100萬公里,無言的“責任”
6月1日下午,在微博上讀到這個噩耗時,一支支紅燭,已經為“吳斌”這個名字而點燃。網友們的留言,沉痛而充滿敬意:“吳師傅,一路走好!”“致敬!”“吳師傅,好樣的!”“太年輕了。”
慢放的視頻中,吳師傅手捂腹部,反復幾次,才完成規定操作,才把車停下,然后又開啟雙跳燈警示后車,再站起來告知乘客不要亂動——他是忍著怎樣的劇痛,才完成了這一系列動作?當電視上重放這段視頻時,我已經吃不消再看一遍了。
是什么樣的力量在支持著吳師傅扛住了劇痛,保證了全車乘客的安全? 有一位網友稱吳師傅是“用生命擔起責任的好人”。
對不同的人,“責任”的分量不一樣,在一些人那里,“責任”不過是兩個漢字而已;而吳師傅安全行駛超過100萬公里,無違章,無投訴——吳師傅用無言的行動,把“責任”寫滿了100萬公里的里程,沒有一公里是責任的空白!責任是他的職業習慣,責任體現在他每一次出發和歸來,責任意識已經滲透到他的每一個操作中:起步,剎車或者熄火……責任是他的職業習慣,是他的職業素養。如果沒有長期養成、堅實的職業素養,要忍住劇痛完成一系列保護乘客安全的動作,幾乎是不可能的。
司機手里握著方向盤,握著乘客和路人的生命。汽車司機等操作性強的職業,往往是需要與活生生的人直接交往,人和人之間有直接的交流,因此,“生命”對吳師傅來說,就不是一個概念,或是文件上的統計數字,而是活生生的血肉之軀。吳師傅的責任意識,是不是就是生命意識?
像吳師傅這樣的人其實很多,他的同事、同行中一定還有這樣的人,吳師傅是他們的優秀代表。他們都是很普通的人,平凡的工作,平凡的生活,平時不顯山露水,緊要關頭,讓我們震撼、感動、尊敬。
我們敬佩吳師傅,但我們不愿意看到吳師傅用血和生命為代價來為我們示范責任——飛來的鐵片,擊碎了出行的計劃,擊碎了親情的約定,擊碎了一生相伴的承諾。一個有關一個家庭的責任,在那一瞬間,斷裂了。
懇求有關部門盡全力找到那個責任人,找到拋出這塊鐵的責任鏈條,告慰吳師傅,給吳師傅的家人一個交代,留下一個責任警示。
來源:錢江晚報 編輯:許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