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6月的中東鎖定著全球的目光,黎巴嫩大選真主黨未能當選,伊朗大選后反對派支持者走上街頭舉行大規模示威抗議也有數日。奧巴馬的開羅講話后巴以和談進程依舊沒有大的起色。中東局勢將如何向前發展,美國的新中東戰略是否開始發酵?本期外交講壇我們將為您解讀中東變局與奧巴馬的中東新政。
中國日報網:安大使您談到西方國家在伊朗大選中也多少扮演了一定的角色,我們知道一個國家態度非常值得玩味,那就是美國。奧巴馬上臺之后采取了跟前任小布什完全不同的政策,說要跟伊朗接觸。奧巴馬在埃及開羅發表演講的時候,首次承認伊朗有和平發展核武器的權利。昨天晚上奧巴馬的態度開始變得強硬,他說如果伊朗的街頭騷亂繼續下去,美國將改變對伊朗的政策。二位如何觀察美國在這次伊朗大選中扮演的角色?
華黎明:美國的奧巴馬政府對伊朗這次大選比較謹慎,尤其是與前任布什總統的政策有相當大的區別。他意開始就堅持不干預伊朗的內政,但事情發展了之后,歐洲國家幾位領導人紛紛明確的要干預伊朗內政。再加上美國的國會,尤其是民主黨,奧巴馬自己所在的黨,對奧巴馬施加了強大的壓力。奧巴馬的態度也在逐漸的強硬。但我注意到奧巴馬的態度強硬也始終集中在這一條,不能對示威群眾進行鎮壓、不能采取強硬的措施,但絕不涉及到支持哪一個人當總統。
這一點我看到美國媒體上形容這次奧巴馬是“咬住了舌頭,堅持不說話”。因為這次他是吸取了過去布什政府的教訓,關鍵時刻如果美國出來說話支持哪一方,實際上給伊朗當局鎮壓國內群眾會提供一個口實,就是背后是美帝國主義的支持,會把國內大選的口號馬上引到打倒美國上去。奧巴馬覺得美國不應該在伊朗政治中扮演這樣的角色。
第二,奧巴馬已經提出來要同伊朗接觸,而且同伊朗領導人直接談判。萬一內賈德還是繼續擔任總統,奧巴馬面臨將來還要同內賈德打交道。所以他也留了一條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