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歐盟對與中國關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視;中歐相互間的依存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高。”在訪華前夕,歐洲議會自由黨團領袖華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高度評價了中歐間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
11月20日,歐洲議會的“對華關系代表團”26名議員將對中國進行一個星期的訪問,而該團主席迪爾克就是議會自由黨團成員。華生說,這一議會代表團到中國,主要是希望讓“對華關系代表團”的議員們“親眼目睹中國正在進行的發展和變化,進一步提升中歐間的理解程度”。
華生表示,該代表團一直希望說服歐洲議會,建立與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之間“更緊密、更固定”的聯系,不僅是議會與人民代表大會的關系,而且雙方議會下屬的政治團體之間的“接觸”和“聯系”都應該反映中歐間的戰略伙伴關系。
歐洲議員訪華,可以看作是近一段時間以來,歐盟對與中國關系的一系列動作之一。上個月,歐盟委員會剛剛通過名為《歐盟與中國:更緊密的伙伴、承擔更多責任》的對華政策文件,稱歐盟必須繼續發展與中國的戰略伙伴關系,深挖伙伴關系的潛力;歐洲議會內部也于近期通過了一個關于處理對華關系議案;另外,歐盟也正在積極為具有法律效力的“中歐伙伴關系框架協議”的談判而做努力。
華生表示,歐盟對與中國關系的一系列動作,非常清晰地表達了3個信息:首先,歐盟對與中國關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視,投入了空前的精力;其次,中歐相互間的依存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高,尤其是中歐雙邊的經貿關系;第三,歐盟希望中國繼續推動“民主”和“法治”的建設,成為一個“更負責任”的戰略伙伴。
一直以來,歐洲議會經常通過對華的一些負面議案,留下一些中歐關系中“負面因素”的印象。不久前,歐洲議會通過的“對華關系報告”中,就有不少負面的信息在里面。對此,華生認為這個議案“并非最好”的議案。至少,報告忽略了“經貿關系”這一中歐關系最穩固的基礎,而強調了雙方的分歧點。
不過,華生又強調,議案中表達的其中一個意思是非常可取的,那就是希望歐盟與中國加強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挑戰,如氣候變化、有組織犯罪、恐怖主義等等。
對于中國的和平發展戰略,華生說,世界上幾乎每一個國家都歡迎中國“重新在世界舞臺上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歐盟歡迎中國重新納入世界體系,這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國“正在發生什么”,以此消除人們對中國崛起的疑慮。華生認為,現在世界都有一個共識,即與中國加強的接觸、對話和交流遠勝于對中國的遏制。(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