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4月11日至13日,蘇丹舉行20年來最重要的一次大選,將產生新一屆總統、南方自治政府主席、地方及國家議會、政府機構領導人。
蘇丹位于非洲東北部,是面積最大的非洲國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輿論認為,由于蘇丹面臨當前的大選和明年的南部公投兩大敏感熱點問題,蘇丹正值歷史關鍵時刻。
人們認為,蘇丹總統巴希爾執政期間的政績顯著:經濟發展突飛猛進,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社會面貌發生重大變化。2005年1月,在美國的撮合下,簽署了蘇丹《全面和平協議》,巴希爾政府與南部反政府武裝蘇丹人民解放運動結束了長達26年的內戰。隨后成立了以全國大會黨和蘇丹解放運動為主的多黨派民族團結政府,揭開歷史新一頁。一年后,政府又同達爾富爾反政府組織簽署和平協議,形勢總體趨向緩和。
巴希爾獲得廣泛支持,認為由他連任總統有利于國家和平穩定并繼續落實《全面和平協議》。執政的蘇丹全國大會黨對大選前景充滿信心,表示會竭力杜絕任何舞弊行為,保證選舉公正、廉潔和透明。維護國內穩定并使大選成功是蘇丹政府面臨的最大挑戰。由于南北內戰背后隱藏著大國利益角逐,加之蘇丹近年與亞洲國家關系密切,勢必導致這次大選引起全球的關注。
《全面和平協議》實現了和平,留下了隱患。協議允許存在6年過渡期后的2011年,蘇丹南方可以進行自治公投,決定是否從蘇丹獨立出來成立南蘇丹政府。蘇丹議會2009年12月還通過《南部蘇丹公投法案》為2011年1月在南部地區就未來地位問題舉行公投打開大門,種族派系斗爭加劇,形勢令人擔憂。南蘇丹如選擇獨立,跨越南北的石油及尼羅河水資源會讓雙方發生爭議。現在政黨之間還未就公投后的邊界劃分等達成協議。總之,南部局勢撲朔迷離,今后一年的形勢發展充滿變數。
當前,南北雙方對待南北分置的態度是:北方不希望分離,但做好分離的準備;南方希望分離,但內憂比較大。據分析,美國也并不希望蘇丹南北分離,因為一旦分離,北方徹底與美國斷線,南方則是扶不起來的阿斗,只有不離不和對美最為有利。人們對蘇丹南北問題的基本結論是不打不和,不離不合,2011年公投延期。
巴希爾要防止大選準備工作不足,且忌高枕無憂。據悉,總部設在亞特蘭大的美國“卡特中心”,這次又扮演觀察員角色。 美國前總統卡特本人也親臨蘇丹進行活動。美國關注什么,更應予以注意。
(作者:前中國駐加納使館參贊,外交筆會副秘書長 戴嚴 編輯:陳璐)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