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11月6日,全美最大的華人銀行——美國聯合銀行(United Commercial Bank,簡稱UCB)最終未能解決巨大的流動性缺口,被迫關閉,FDIC被指定為接管人。其母公司美國聯合銀行控股公司(納斯達克代碼:UCBH)的最大股東——民生銀行遭遇了其海外股權投資的一大損失。
9月初,FDIC(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以及美國加州銀行監管機構向UCBH下達了一份措辭嚴厲的終止命令,要求UCB停止一切有害于銀行及存款安全的行為。同時給出60天期限,要求UCB必須在此期間為2009及2010年籌集足夠流動性,使其一級資本到2009年12月31日為止不低于10%。
金融危機是一切問題的導火線。盡管面臨較大的呆壞賬與房貸虧損問題,聯合銀行高層人員仍在以往16個月中隱瞞真實業績,不斷向外提供錯誤訊息。11月10日,聯合銀行及其個別前高管已卷入多家律所發起的集體訴訟。
頗為尷尬的是,由于聯合銀行方面提供的一系列虛假財務信息,不僅使民生銀行在2008年12月末做出第二次注資聯合控股的決定,美國財政部亦于同年11月中旬通過參與股權增資計劃向聯合控股注資2.987億美元。
被控八大“罪狀”
UCBH目前已經卷入兩起集體訴訟。
11月10日,所有愿意指控UCBH涉嫌證券欺詐的投資者都將召集完畢。這次集體訴訟由Glancy Binkow &Goldberg LLP律所代理。2008年4月24日至2009年9月8日(含)期間所有購買聯合銀行控股公司股票的投資者,無論是個人還是機構,均可為原告。此案將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地區法院進行審理。
該法院同時受理了由Rosen Law Firm與Shalov Stone Bonner &Rocco LLP兩家法律公司代理的集體訴訟。
這兩家律所亦聲稱代表所有購買了UCBH股票的持股人,指控UCBH及其前首席執行官兼董事長胡少杰(Thomas Wu)、前首席信貸執行官Ebrahim Shabudin,在知情的情形下誤導投資大眾,扭曲股票真正價值,導致投資人蒙受損失,這一行為已違反證券交易法規,涉嫌欺詐。
9月8日,FDIC發出60日最后通牒的第五天,聯合銀行公布了一份由董事會審計委員會下屬調查小組完成的獨立調查報告。該報告稱,聯合銀行正面臨呆帳與房貸虧損問題,對貸款的損失撥備也不充足,這都是因為銀行內部監管不足,銀行高層人員涉嫌蓄意做出不當行為。
這是16個月以來,聯合銀行方面首次承認管理層有意隱瞞正在變壞的財務狀況。此前,聯合銀行在2008年年報及2009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中隱瞞了數以百萬美元計的貸款壞帳和呆帳損失。而聯合銀行亦至今未發布2009年中報。
東窗事發,胡少杰、Ebrahim Shabudin于同一天被迫宣布辭職,胡少杰職務由聯合銀行社區銀行部及商業銀行部總裁何吳筱英接任。兩天后,聯合銀行收到聯合銀行財務委員會主席吳少波因為“身體健康原因”的辭職信。
事實上,胡少杰可能會面臨更多的官司。
Glancy Binkow &Goldberg LLP法律事務所指出,聯合銀行及其前高管的行為違反了1934年的證券交易行為規定,更是對其提出了八大“罪狀”的控訴。
它們是:不當修正貸款條款,包括延長貸款期、較差的利率、不當使用資金儲備;無視正在擴大的風險;未如實說明公司在證券投資上的風險;對貸款損失未提足撥備;虛假陳述公司在貸款損失方面的預備措施;財務報告不符合GAAP(即一般公認會計準則)的規定;缺乏足夠的內部風險控制;粉飾財務狀況,并與事實有重大出入,誤導公眾。
根據納斯達克數據,在2008年4月24日至2009年9月8日期間,聯合控股每周平均交易量為數百萬股,近52周來的最高價格為每股7美元,最低價僅為0.55美元。
至11月6日,聯合控股每股收入為負的1.25美元,市值為1.01億美元。
被刺破的謊言
盡管財務狀況急劇下滑,聯合銀行及其母公司卻仍然在2008年得到四筆大型注資:3月,民生銀行投資0.96億美元購入聯合控股4.9%的股份;6月,聯合控股發行優先股票,籌資1.35億美元;11月,聯合控股通過股權增資計劃,獲得美國財政部注資2.98億美元;12月末,民生銀行增持聯合控股至總股本的9.9%,投資金額為0.3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財政部曾經表示,股權增資計劃援助的對象,是經過美聯儲和財政部嚴格甄選的,只面向“健康”而非資不抵債的金融機構。該計劃實為美國財政部7000億美元金融援助計劃的首輪實施計劃,總額為2500億美元。
事實上,謊言確實存在。
2008年12月11日,胡少杰陪同美聯儲副主席來華訪問,他此行的另一個目的是為推進民生銀行對聯合控股的第二次注資。當時民生銀行對于是否進行二次注資,內部爭論較大。
按照2007年10月對外公布的收購計劃,民生銀行對聯合控股的收購將分個三步驟進行。
第一階段,聯合控股將向民生銀行增發約540萬新股,占聯合控股增發后股本的4.9%。民生銀行以現金認購,收購價為17.79美元每股,這是截至2007年9月28日之前三個月聯合控股在納斯達克股市的平均收盤價。按此測算,民生銀行在第一階段的投資額約為9606萬美元。
當時市場普遍認為這一收購價格基本合理。因為該價格處于2007年以來聯合控股股價的平均水平,亦接近美國區域性銀行指數KRX指數2007年平均的市凈率和市盈率。
收購的第二階段,是在2008年12月31日前,民生銀行通過聯合控股發行新股或其指定的某些股東出售老股的方式增持,占聯合控股發行后股本的9.9%。第三步,民生銀行有權但無義務通過購買聯合控股發行新股或聯合控股指定的某些股東出售老股的方式,增持至20%的股權。
不過,2008年3月,民生銀行完成首次投資后,金融危機突如其來,銀行股價普遍受到重挫。聯合控股的股價在此后一直低于每股10元。
“最初制訂分三步走的收購策略,其實也就是希望分散風險?!泵裆y行內部人士當時對記者表示,對聯合控股“三步走”的投資安排已經綜合考慮了價格波動對投資成本的影響。
繼續投資的好處在于,可以攤薄第一期投資的成本,以更少的資金換取更多股權。令民生左右為難的是,如果繼續投資,聯合控股的股價一跌再跌怎么辦?如果放棄,第一期的投資不僅不能攤薄,民生銀行在聯合銀行的話語權也將受到影響,雙方業務合作可能受阻。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編輯:歐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