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
推行垃圾分類的小區還不夠
張耀倫委員:垃圾分類怎么分?分好以后政府怎么處理?甚至還有相當一部分市民認為我們分好,最后環衛部門又混在一起運去處理了。三年試點以來,各級政府為垃圾分類處置的投入是不是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綠化市容局回應:
市綠化市容局局長陸月星坦言,現在在小區試點實行的是“2+3”或者說“2+X”的模式,居民家里出來先是干濕分開,把廚余果皮分出來,剩下是干垃圾。干垃圾當中再分出可以回收的垃圾。但即便是200萬戶家庭試點,對于全市800萬多戶家庭來說也只有1/4,大部分居民還不清楚相關情況。陸月星表示,只要源頭按照“2+3”來分,綠化市容部門就會有配套的物流、運輸,包括專門的車輛進小區收運。
“干垃圾、濕垃圾每天一收運,而廢舊玻璃、廢舊衣物定期回收。現在來說,確實是末端制約了前端的分類,首先是濕垃圾,現在分得不到位,如果分得到位,大量的濕垃圾出來,處理能力也會加大?!彼嘎?,目前靜安、長寧基本可以做到垃圾分類處理全覆蓋?!柏斦矫嬷饕峭ㄟ^節能減排資金,用途主要是鼓勵小區進行分類工作的推廣,包括前期宣傳費用,政府引導性的設施。從兩年多的情況來看,量在拓展,質也在提高,但問題不少,除了干濕分類的制約之外,還有向更多居民區推進這一工作力度不夠的問題。今年我們都提出了明確的法定義務來推進這項工作。”陸月星說。
[水]
上游若有污染,提前2天就可知道
用倒逼機制治直排污染源
吳堯鑫委員:數據顯示,申城的優質水只占3.4%,四類水只占23.7%,五類和劣質五類加起來達72.9%。請問全市的水質改善有沒有明確的預期目標,是不是會采取針對性的防治措施,使河道的生態得到進一步的改善?
水務局回應:
經過四輪的“三年環保行動計劃”以及河道綜合整治,全市河道水環境的面貌得到極大的改善。但是不得不承認,目前河道治理的成果以及河道治理實際表現的面貌,和廣大市民以及市政府的要求來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
接下來,本市將繼續加強集污納管的整治工作。針對全市7000多處的直排污染源已出臺了整治措施,并對于集污納管的工作給予補貼獎勵,由各個區縣進行,市政府對相關工作給予獎勵補貼。同時,加大對直排污水管理的執法力度,用倒逼機制使直排污染源納入污水管道中。將加大河道綜合整治。針對河道出現的問題,用綜合水質的管理、生態管理、安全管理等綜合功能的管理加大對河道的綜合整治力度,使水環境得到改善。
監控顯示長江水質安全
陳紅專委員:“黃浦江死豬”事件處理過程中,我們的反應為什么那么遲?我查了一下,江浙和上海都有一些聯動機制,在這點上我們的聯動機制、預警沒有發揮很好的作用。
王中委員:面對長江上游、中游對上海水域污染的威脅,我們該采取哪些對策?
水務局回應:
目前本市已建立了完整的水質監測系統,對長江來水進行實時的監控。這個監控預計時間可以達到2天左右,上游一旦發生問題,提前兩天就可以知道上游情況。除了在長江流域當中建立了完整的監測系統外,水務部門在水庫周邊和水庫內部監測更頻繁,數據實時傳輸到監控中心?!翱傮w來說,通過三年的運行,我們的管控還是非常有效的,目前水質還是安全的。另外,從目前上海境域內來看,長江流域每年流入上海的量是非常大的,從流量和污染物比例來說,從我們對境內水質的情況來看,目前長江還是水質最好、最安全的河道。所以,從長江來水來看,一個是密切關注來水變化情況,二是通過聯動機制提高預警研判能力,三是加強水源地的聯合管理,確保用水安全,確保全市人民身體的健康。”市水務局局長顧金山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