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盼平穩
需求結構變化 投資明顯減少
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二手房成交量已經超過一手房,存量房交易逐漸成為房地產交易的主要內容。促成一樁樁二手房交易的房產中介,他們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房地產調控下,他們的生活也發生著變化。
當了3年普通中介業務員后,25歲的張東升今年升職成為北京鏈家地產麗都水岸店店長。上任第一年,他就遭遇了最嚴厲的樓市調控。
“今年最大的感覺就是忙的時候忙死,閑的時候閑死。”張東升這樣回顧2010年,“不斷在培訓,學習新政策,并不停地向客戶解釋政策。”
張東升回憶,今年春節后到4月中旬之前,市場空前火爆,店里30多人都忙得不亦樂乎。“客戶都搶著買房,而業主幾乎是每周漲一次價。當時我們也感到房價漲得太瘋狂了,泡沫太大。”
4月中旬“國十條”出臺后,市場驟冷。四五月份張東升店里幾乎一套成交都沒有,區域內的房價也有所下降。
沒人看房、沒有成交,面對突如其來的冷清,張東升和他的同事們有點不知所措。實在閑著無聊的時候,只好在店門口打乒乓球消磨時間。“當時壓力挺大的,主要是沒想到政策影響這么大,市場變化這么快,我們不知道接下來會往什么方向發展。”張東升說,甚至有幾名員工離職不干了。
但是從6月下旬開始,由于房價沒有明顯下降,張東升感到看房的人逐漸多起來,緊接著7月份成交量開始上升,到現在為止,平均每月遞增20%左右,房價也在緩慢反彈。
“盡管政策似乎被消化了,但調控還是有一定效果的。”張東升說,在調控的影響下,今年麗都水岸店全年的成交量只有去年的60%左右。需求結構發生了變化,投資客明顯減少了,成交的主要是中小戶型,買房的也主要是自住的需求。而且,“買賣雙方都比上半年更冷靜了。”
張東升的工作狀態也逐漸平穩,最近兩三個月,每個月店里都有穩定的成交。“這也是我們比較喜歡的狀態。”張東升說,房地產市場是應該通過調控來降降溫的,泡沫大的時候,盡管中介掙錢多日子好過,但那是不健康的,不可能一直持續,“細水長流更好。”
張東升認為明年國家還會繼續調控,但房價大幅下降的可能性并不大,最理想的狀態應該是穩中微漲。“還是希望調控能持續,房價和成交量都能穩定,我們也才有發展的空間。”年輕的張東升自己也有買房的打算,“市場穩定了,我努力工作攢錢,才有可能買得起房子,未來的生活也才更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