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科技創新重大專項“智能化五軸系列立式車銑復合加工中心”。(資料圖片)
遼寧要在新一輪東北振興中走在前列,關鍵在科技,希望在科技,潛力也在科技。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推動遼寧早日實現全面振興。 ——摘自遼寧省科技工作座談會
2014年,遼寧省加快落實《國務院關于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要求,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為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要素投入及主要科技產出指標
1、全社會研發經費及強度
遼寧省全社會研發經費由2010年的287.5億元增至2013年的445.9億元,年均增長17.9%。
2、研發活動全時人員當量
遼寧省研發活動全時人員當量增速明顯,從2010年的8.5萬人年增至2013年的9.5萬人年。
3、專利授權量及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
遼寧省專利授權量由2011年的17093件增至2013年的21656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3.67件。
4、科技論文數
2011年,國內科技論文數20430篇;國際科學論文數(SCI收錄)5320篇。
5、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
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實現5970.8億元,是2010年的1.95倍。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從2010年的17.7%上升至2013年的22%。
二、自主創新能力建設主要指標
1、重大項目
2013年以來,實施高端裝備制造業科技創新重大專項項目31個。截至目前,已突破重大關鍵技術50項,開發國際一流重大裝備產品15個。
2、科技創新平臺建設
與中科院簽署共建區域性創新平臺合作協議,打造一批從基礎研究、技術研發、工程化研究到產業化的全鏈條、貫通式創新平臺。全年依托企業新建省級以上研發機構60個,總數達1220個;新建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20家,總數達373家;新建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3家,總數達557家。
3、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
制定支持創新人才的配套意見;確定“十百千”工程人選80名,培養院士后備人選20人,引進海外研發團隊206個,培育各類專業技術人才770名。
4、政策保障
頒布實施《遼寧省自主創新條例》,制定18個配套文件,推動科技創新納入法治軌道。確保財政科技資金投入法定增長,2014年科技預算投入和省本級科技資金預算同比增長9.4%和6.6%。
三、重點領域成果與成效
1、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全省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1375家,全年預計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4%,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1.6%,利潤同比增長12.1%。
2、重大關鍵技術攻關
在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領域組織開展省級工業科技攻關項目52個,累計突破關鍵技術110余項,開發出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重大產品57個。
3、科技支撐新農村建設
累計審定主要農作物新品種50余個,攻克農業關鍵技術30余項。持續開展農村科技特派行動,初步形成“四位一體”新型農業技術服務體系。
4、民生科技領域
針對沈陽地區糖尿病眼病、建平縣肝臟疾病等區域性高發疾病,開展綜合干預與治療,促進肝癌早期發現率由6.4%提高至22%。在惡性腫瘤等9個疾病領域重點支持省級轉化醫學研究中心16個。
5、技術合同成交額
2014年,遼寧技術合同成交金額實現250.9億元,同比增長32%。
四、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進展和成效
1、深化科技計劃管理體制改革
健全完善省本級財政科技項目和資金管理辦法,使科技計劃的支持目標更加明確、支撐重點更加突出、資源配置更加集中、資金使用更加透明。
2、構建新型產業技術創新體系
面向支柱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重大技術需求,開創性地推動產業共性、專業和綜合服務三類平臺建設,著力構建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完善資金鏈、強化人才鏈、提升經濟與社會價值的“4+1”新型產業技術創新體系。
3、推進高新區管理體制機制創新
創新高新區管理體制機制,落實市級經濟管理權限,健全高新區考核評價機制,加強高新區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建設科技金融創新服務示范區,已設立基金20個,總規模達到35億元。
(以上數據由遼寧省科技廳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