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26日,因對我市人口計劃生育條例進行修正,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備受關注。條例修正內容獲得通過后,當天即實施,標志著“單獨家庭生育二胎”政策正式在我市落地。
中央作出生育政策調整后不久,我市從立法上迅速作出反應,讓單獨兩孩政策改革在我市有法可依。
2014年,市人大常委會著眼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著力發揮立法的引領作用,確保重大改革于法有據,推動了我市經濟社會的發展。
立法著眼改革大局
《重慶市產品質量監督管理條例》于1月1日起實施,對我市廣大企業來說,這一法規實施帶來的最直接利好,就是產品質量檢驗費用的降低。
以往,企業產品每年要接受大約4次質量檢驗,其中兩次送檢、兩次抽檢。重慶鴿牌電纜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僅檢驗費用,企業一年需要花費近10萬元。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和執法經費由財政保障制度”。在修訂《重慶市產品質量監督管理條例》時,市人大常委會認真貫徹此項精神,取消了定期監督檢驗,并明確抽樣檢驗收費由政府財政承擔,并增加了規范檢驗行為的規定。這使得企業負擔大大降低。鴿牌電纜公司因此每年可節約檢驗費用近10萬元。
在全國行政審批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市一方面承接國家行政審批權力下放,另一方面也向區縣下放行政審批權,并精簡了部分行政審批項目。
為了確保此項改革于法有據,市人大常委會第一時間對《重慶市城市園林綠化條例》等4件法規進行集中修改,助推我市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在全面推進醫改,鼓勵社會辦醫的改革中,市人大常委會在修訂《重慶市醫療機構管理條例》時,加大對社會辦醫的支持力度,放寬了民營醫療機構的市場準入,強化準入后的有效監管,推動了醫療領域的改革發展。
發揮人大立法主導作用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健全有立法權的人大主導立法工作的體制機制。2014年,市人大常委會即著手探索發揮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導作用。
志愿服務工作是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也是現代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2014年,市人大常委會將《重慶市志愿服務條例》作為自主立法項目。
市人大內司委在開展此項立法中,以人大起草法規為主,并會同市文明辦、市民政局、團市委積極開展法規稿的起草、調研及論證工作,于11月提請常委會進行了審議。
在自主起草法規中,市人大內司委還加強與西南政法大學的合作,并對法規條文逐條論證,避免立法中摻加部門利益。
在法規審議時,市人大內司委還向市人大常委會提交了“我市志愿服務工作情況”和“外省市志愿服務立法情況”兩個附件,供常委會委員審議法規時參考。
法規審議過程中,常委會組成人員之間以及行政主管部門對于部分條款存在爭議。市人大內司委多次與有關部門溝通協調,努力形成統一認識。特別是針對行政主管部門的職責落實以及簡化登記手續、降低志愿服務組織年檢費用等問題,同民政部門進行會商,進一步促進了志愿服務工作開展。
市人大內司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自主立法,市人大常委會逐步在起草、審議、協調等方面積累了一定經驗,這將為形成人大主導立法工作的體制機制奠定基礎。
全面提高立法質量
“良法是善治的基礎”,只有不斷提高立法質量,才能確保立法科學、管用。
市人大常委會從編制立法計劃入手,注重開門立項,并加強對法規立項的調研論證,著力提高法規立項質量,力求立法決策與改革決策相銜接。
在法規審議中,提前將法規案及相關材料寄送給相關參與審議的人員,以加強統一審議質量。在審議中如出現爭論激烈的條款,市人大常委會將專門針對這些條款進行專題調研,充分聽取基層意見。
市人大常委會還啟動了地方性法規實施情況報告制度的調研,對法規的實施效果進行評估。繼續推動立法后評估,對《重慶市科學技術投入條例》等4件科技類地方性法規進行了評估,為這些法規的修訂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