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資購買理財產品 上市公司“不務正業”理財忙
上市公司理財熱度不減,品種從銀行理財產品、委托貸款逐漸擴展到外匯交易、金融衍生品等。
7日晚,兩家魯企東阿阿膠(000423)和山東墨龍(002490)公布理財計劃,前者擬投資不超過5億元購買理財產品,后者除2億元用于理財產品投資外,還計劃投入1.8億美元用于外匯交易。山東財經大學(籌)財稅金融研究所所長、導報特約評論員陳華認為,上市公司理財應辯證地看,從宏觀上看屬于不務正業,但在實體經濟沒有更好的投資方向時,也屬正常之舉。
巨資投向理財產品
“公司自有資金較為充裕,(可)提升公司自有資金使用效率,增加自有資金收益。”東阿阿膠如此解釋自己巨資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目的。
據介紹,東阿阿膠擬投資不超過5億元用于購買中國農業銀行“本利豐”理財產品,理財期限為1年,預期年收益率為6.50%。該產品類型為保本型理財產品,理財收益按季支付。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東阿阿膠似乎特別偏愛銀行理財產品。去年9月,東阿阿膠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投資銀行理財產品的議案,之后公司利用自有資金8億元投資銀行理財產品,投資期限為一年。其中,投資5億元購買農業銀行“本利豐”人民幣信托理財產品,投資3億元購買華夏銀行“華夏理財-創盈資產池”理財產品。若加上本次計劃投資的5億元,東阿阿膠僅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資金就高達13億元。
無獨有偶,山東墨龍7日晚也公布了類似的計劃,擬利用自有閑置資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單筆理財金額在1億元以內(含1億元),理財余額不超過2億元,該業務對象主要是各銀行推出的短期低風險的各類固定收益銀行理財產品。
投資范圍日趨多元
在投資銀行理財產品的同時,山東墨龍還有巨資交易外匯業務的計劃。據披露,山東墨龍擬利用公司的銀行授信操作NDF業務(差額交割的遠期外匯交易業務)。該品種業務余額不超過1.8億美元。
其實,上市公司擴展投資理財范圍并不少見。魯泰A(000726)的金融衍生品交易計劃剛被5日的股東大會批準,擬在今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開展遠期結售匯、遠期外匯買賣、貨幣掉期等金融衍生交易品種,折算后規模15.62億美元。
山東墨龍的獨立董事王春花、周承炎等人認為,山東墨龍及其子公司目前自有資金充裕,在保證正常運營和資金安全的基礎上,運用部分閑置資金,擇機投資安全性較高的理財品種有利于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增加公司投資收益。
理性看待
據導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20多家上市公司公布了理財計劃,金額達數十億元,上市公司理財正形成新的熱潮。僅以7日晚為例,除東阿阿膠和山東墨龍外,鳳凰傳媒(601928)也宣布擬以自有閑置資金購買低風險銀行理財產品,總額度不超過20億元;恒寶股份(002104)則發布公告,擬通過中國銀行丹陽支行以委托貸款的方式向江蘇天坤集團和丹陽市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提供財務資助。
“理財熱說明上市公司不看好實體經濟前景,沒有擴大產能的動力和壓力,屬于不務正業。”陳華說。不過,他同時表示,有些上市公司資金充裕,買理財產品總比盲目上項目要好。從多家上市公司進行委托貸款來看,有項目沒錢的公司大量存在,說明我國金融機構的效率有待提高。
陳華認為,上市公司閑置資金多進行理財無可厚非,但不宜冒進。從東阿阿膠來看,去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7.58億元,比上年增長11.98%;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56億元,比上年增長47.05%;期末貨幣資金余額15.03億元,比上期增加3.7億元;資金充裕購買理財產品尚屬正常。而山東墨龍截至去年9月30日的貨幣資金僅有3.54億元,此次大規模理財計劃稍有“冒進”之嫌。
來源:中國經濟網 編輯: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