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寧德屏南縣后龍村村民行走在當?shù)氐睦盥駡隼铩?0月以來,當?shù)卮迕褫喠髦蛋嘧钃趵囻側肜盥駡觯仁估鴪鐾V故褂眠_一月有余。(朱興鑫 攝)
11月14日,位于在屏南縣城區(qū)邊沿修建了占地115畝的“后龍造福計劃”用于集中安置,該工程將于12月底前完成。圖為后龍造福工程正在加快緊張施工中。(朱興鑫 攝)
日前,屏南縣后龍村村民對搬遷問題表示抗議,輪流值班阻撓垃圾滲濾液處理站建設工程施工和阻擋垃圾車駛入垃圾填埋場,迫使工程停止施工和垃圾車進場時間達一月有余,9名村民因“聚眾擾亂社會秩序”被當?shù)鼐骄辛簟?屏南縣公安局副局長翁志雄告訴記者,自垃圾填埋場項目2006年開工以來,有部分村民組織其他群眾4次圍堵垃圾場施工現(xiàn)場,10次阻止垃圾車傾倒垃圾,迫使垃圾場停用,經(jīng)多次勸阻無效,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和經(jīng)濟損失。據(jù)當?shù)卣畧蟾妫摾盥駡鑫挥谄脸青l(xiāng)后龍村瓦廠下,距離城關5.5公里,總占地233畝,主要用于傾倒來自屏南縣城的生活垃圾(每日垃圾量40到50噸)。設計總投資3915.39萬元,目前一期工程完成投資1500萬元。
該項目的主要負責人,屏南縣人大副主任黃成凱告訴記者此項目經(jīng)過省級專家評審,符合國家規(guī)范,不存在村民擔心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黃還表示,在此項目修建之前,全縣城4萬多人的生活垃圾全部直接堆放另外一個垃圾堆放場,沒有進行無害化處理,給周邊的環(huán)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擁有1400多名居民的后龍村,坐落在屏南縣以南7公里的一處山谷當中。翻過村口的一道山梁便可以看見用于填埋垃圾的足球場大小的垃圾坑。垃圾坑旁邊修有垃圾焚化爐和一個封閉式的化學廢料處理間。垃圾池下部有一個游泳池大小的滲濾液調節(jié)池,池中黑色的污水深不見底。一位后龍村村民表示由于擔心污水滲漏污染環(huán)境,他和其他村民從上月11日開始輪流來阻攔垃圾車傾倒垃圾。“我們沒有其他要求,只求政府將我們移民安置,”他說。
垃圾場負責人黃成凱對此解釋說,根據(jù)國家規(guī)定在垃圾填埋場500米之內的居民,政府對他們進行異地搬遷,并在城區(qū)免費提供60平方的地皮,和有關規(guī)定標準補助。目前已經(jīng)有15戶居民享受了這項搬遷,但是對于500米之外的居民,國家沒有規(guī)定他們一定要搬遷。黃說縣政府考慮到村民的實際情況,給后龍村民制定享受了造福工程特殊優(yōu)惠政策,即村民可以付費5萬8000元在城區(qū)享受60平方的安置地和有關政策規(guī)定的優(yōu)惠補助,并已經(jīng)在縣城區(qū)邊沿修建了占地115畝的“后龍造福計劃”用于集中安置,工程將于下月月底前完成。但是不少村民對于該安置計劃尚有疑慮,認為該計劃自2009年公布以來拖延時間太長,恐難兌現(xiàn),并且認為全部村民都應該按照“垃圾場受影響人群”的標準進行搬遷,而不是按照“造福計劃”的標準進行搬遷。
2005年,屏南縣曾因當?shù)亻牌粱S廢料污染事件爆發(fā)群眾抗議。當?shù)丨h(huán)保人士張長建和一千多名村民聯(lián)名上告該廠,并在2007年獲得了60余萬元賠償款。如今,張和后龍村村民們同樣加入到抗議垃圾填埋場建設的行列中,他認為該垃圾場存在巨大的污染問題,并且認為政府在安置問題上處理不當。經(jīng)記者調查,滲濾液處理站建設工程是垃圾無害化處理場的配套工程,也是一項民生工程和環(huán)保工程。后龍村村民所反映的要求移民搬遷沒有政策依據(jù),政府給后龍村民所實施的造福搬遷政策是一項優(yōu)惠政策,正在加大力度有序推進。
來源:中國日報福建記者站 (記者 彭奕寧 見習記者 朱興鑫) 編輯:鄧京荊 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