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圖:劉先云 熊健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在統計局公布第三季度數據的前夕,央行突然宣布加息。此舉讓各方對三季度國民經濟的表現多了幾分猜測,對宏觀調控政策的變化多了幾分揣測。
10月21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公布前三季度國民經濟數據,10.6%的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速是一個相當不錯的表現,但一直以來讓人擔心的增長下行、物價上行問題似乎未見明顯逆轉。盛來運在發布會上重點解答了這些熱點。
經濟向好勢頭進一步鞏固,就業形勢好于預期
今年前三個季度GDP分別增長了11.9%、10.3%和9.6%,增速逐季下滑如何看待?特別是三季度的表現如何評價?
雖然GDP的增速在三季度繼續下滑,但盛來運認為,下滑有企穩的態勢,對當前國民經濟運行態勢的總體研判仍然保持“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經濟向好的勢頭進一步鞏固。”主要表現在:農業生產形勢較好,糧食初步預計再獲豐收;工業生產保持較快增長,消費、投資、進出口三大需求也保持較快增長;就業形勢好于預期;居民收入穩定增長;物價也保持基本穩定。另外,經濟增長的質量也比較高,財政收入、企業的利潤都保持較快增長。8、9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連續兩個月出現回升,給人們傳遞了樂觀的信息。
增速回落主因是去年基數較高,但三季度GDP增速下滑出現企穩態勢
盛來運對第三季度的情況做了具體分析。首先,GDP增速的回落還是由于去年基數較高。去年我國GDP增速一季度是6.5%,二季度是8.1%,三季度是9.6%,基數的抬高一定程度上拉低了今年同比增長速度。三季度增速雖然還是下滑,但幅度在收窄。二季度GDP增速比一季度下滑了1.6個百分點,而三季度增速比二季度只下滑了0.7個百分點。
其次,經濟增速的回落是政府主動采取宏觀調控措施的結果。今年為了推動結構調整,各地政府加大了節能減排的力度,一些高耗能行業的工業增加值的回落速度比較快。例如,今年三季度六大高耗能行業的工業增加值的增速是10.5%,比二季度的15.1%回落了4.6個百分點。
盛來運認為,從實體經濟的表現,從三大需求的表現來看,三季度經濟出現了企穩的態勢。規模以上工業的增長速度在6至9月這四個月基本上保持在13%—14%之間,而且增長速度有向近三年的平均增速收斂的跡象。投資、消費、進出口等方面也出現高位企穩的勢態。前三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速度是24%,只比上半年回落了1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速度波動幅度更小,基本上在18%左右波動,前三季度的波動幅度都沒超過1個百分點。進出口的同比增速雖然回落得比較快一點,但這主要是受去年基數不斷抬高的影響。
9月份CPI攀上23個月來新高,食品和居住價格上漲影響最大
繼8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走上22個月新高后,9月份CPI又攀上23個月新高,達到3.6%,環比上漲0.6%。這意味著,即便是20日加息后,CPI漲幅依然高于2.50%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和3.25%的兩年期存款利率。
從影響9月份物價的翹尾因素和新漲價因素看,與上個月相比,前者的影響略有下降,而后者的影響略有擴大。由于去年的CPI是前低后高,對今年9月份CPI產生的翹尾影響是1.3個百分點,占當月CPI同比漲幅的36%。新漲價因素在9月份CPI漲幅中占64%。
盛來運解釋到,新漲價因素的影響主要來源于食品價格的上漲和居住價格的上漲,這兩個因素對CPI的上漲貢獻了90%。由于自然條件的不利影響,9月部分農產品價格繼續上漲,鮮菜價格同比上漲了18%,肉禽及其制品價格同比上漲了5.4%,糧食價格同比上漲了12.1%。
針對今年最后3個月的物價走勢,盛來運的分析是,既有影響價格上行的因素,也有影響價格下行的壓力。上行因素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近期美元貶值刺激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上漲,對國內會產生一定的輸入性通脹的壓力;二是勞動力成本一定程度的上漲,還有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假如企業無法利用技術創新來消化這部分成本壓力,那么一部分成本有可能會向后續的產業傳導。
盡管存在價格上行壓力,仍有望完成全年宏觀調控預期目標
影響價格下行的因素也有幾個方面。一是今年初步預計秋糧增產較多,糧食的增產一定程度上為保持糧價的穩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二是絕大多數工業品供過于求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三是翹尾因素的影響在后幾個月將繼續逐漸走低。
雖然物價略高于早先預期,但盛來運表示,從年初到現在,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一直在高位波動,國內也是自然災害頻發、重發,對農產品、食品的生產、流通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今年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下,能實現國民經濟10%以上的增長,物價保持3%左右的水平是非常了不起的。今年以來,經濟活力比較強的“金磚四國”的其他3個國家,經濟增長速度均比中國低,但價格水平都比中國高。例如,巴西9月份的CPI上漲4.7%,俄羅斯9月份的CPI上漲7%,印度8月份CPI上漲9.9%。這說明國家今年在管理通脹預期方面采取的措施是有力的、有效的,也是得當的。
“初步判斷,盡管存在價格上行壓力,如果后期通脹預期管理得當的話,完成全年的宏觀調控預期的目標仍然是有希望的。”盛來運說。
來源:人民網 編輯:段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