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靠工資集體協商實現
目前,國家發改委作為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牽頭人,正與財政部、人社部、國資委、國稅總局等部門密切接觸,研究起草方案內容。
此前有報道稱,4月以來,國家發改委已先后數次召開有關收入分配的研討會,國務院研究室、財政部、人社部、民政部等部門均有官員出席。其間國家發改委就業和收入分配司還曾分赴浙江、四川等地進行調研。
伴隨著一系列研討和調研,我國收入分配改革的制度設計開始初步成形、浮現。
學界和官方較為一致的一個共識是,稅收政策、轉移支付政策等措施在內的再分配政策,對縮小收入差距起的作用非常大。
相比而言,“收入倍增”的提法,更具挑戰性。
蘇海南認為,收入倍增計劃首先考慮的應該是低收入群體收入的增長。“也就是說,盡可能讓低收入者多分一些,中等收入者相應分一些,高收入者應該少分,特高收入的就應該暫時不分,通過這樣一些措施逐步縮小收入差距。”
他也給出了實施路徑。首先,國家層面先確定一個量化目標,然后將其分解到各個省市具體實施。對于總量最大的非公有制企業,主要還需通過勞資雙方工資集體協商機制加以實現。
但他也解釋,倍增并非確保所有人的收入都翻倍地增長,“這只是一個宏觀的總的指標,簡而言之,就是要使居民的收入和勞動報酬這兩個比重在現有的基礎上得到明顯的提高”。
來源:京華時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