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為克服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切實抓好春耕生產,通化市委、市政府認真了解延誤春耕生產的制約因素,積極研究應對措施,加大了“備科技、備物資、備資金、備訂單”的“四備”工作力度,幫助農民解決實際問題,順利完成玉米播種、水稻插秧工作,且全市農業種植面積穩中有升。
截至目前,通化市共落實惠農資金3.5億元。其中,種糧補貼9086萬元;農資綜合直補21223萬元;國家購機補貼資金共計4630萬元(含農機示范區建設資金2400萬元,省補690萬元);深松整地補貼50萬元;增施農家肥試點補助50萬元。國家投入全程農機化示范區建設資金3090萬元,將帶動農民投入4800萬元,新增全程農機化示范面積24萬畝,累計達到78萬畝。
通化市今年計劃農作物總播種面積450萬畝,比上年增4.6%。其中,糧食作物404.3萬畝,比上年增8.8%(水稻133.1萬畝,與上年持平;玉米238.6萬畝,增11.1%;大豆22.5萬畝,比上年增8.6%;其它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0.1萬畝)。計劃種植經濟作物45.7萬畝,比上年減8.6%。其中,油料作物1.6萬畝;蔬菜28.4萬畝;煙葉5.5萬畝,比上年增5.8%;其它作物10.2萬畝。以上數據顯示,由于糧食種植面積比上年穩中有升,對通化市今年糧食產量的增加提供有力保障。
依據農資監管早于農時的規律,今年通化市打假工作起步早,力度大,從上年12月起到現在,通化市共檢查農資企業197個,農資市場327個,從目前檢查情況看,尚未發現嚴重違法違規經營種子、農藥、肥料、農機具等農資產品的案件,為確保今年的春耕生產奠定了基礎。
來源:中國日報吉林記者站 (記者 丁陸陽) 編輯:鄧京荊